问题描述:
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节点域?节点域的定义和使用方法是怎样的呢?
解答:
节点域的指定允许在节点连接处出现相对转动或某种程度的相对平动,具体操作只需选择节点后指定节点域,而节点所连接的对象包括三种形式:
-
梁+其他对象
-
支撑+其他对象
-
柱子连接
程序内部在节点域处自动生成两个节点,通过连接单元或半刚性的节点束缚,定义两个节点间的某些自由度的关系。未指定的自由度都是刚性连接的。在上图指定节点域的对话框中,属性用于指定模拟节点域的弹簧刚度,具体包括:
-
来自柱的弹性属性:使用柱的强轴和弱轴的抗弯刚度。
-
来自柱和叠合板的弹性属性:指定垫板厚度,修改柱子的腹板厚度 = 原始厚度 + 垫板厚度,根据修改后的截面重新计算强轴和弱轴的抗弯刚度。
-
指定弹簧属性:直接指定两个抗弯刚度值。
-
指定的连接属性:可以对 6 个自由度设置非线性的连接属性,需要注意:
-
如果某个自由度有零属性,则程序视为刚性连接。因此,如果需要指定零刚度,应指定接近零的很小的数值!
-
节点域使用连接单元属性时,可以考虑模型的非线性!
-
梁+其他对象:所有梁构件与一个节点相连,所有其他对象与另一个节点相连。两个节点通过弹簧相连。
-
支撑+其他对象:所有支撑构件与一个节点相连,所有其他对象与另一个节点相连。两个节点通过弹簧相连。
-
来自柱:与柱的局部 2 轴一致,两个柱交于同一点时,以下部柱为准;如果无柱子与节点连接,取全局 X轴正向。
-
角度:与全局 X 轴的夹角,如下图所示:
- 关键词列表
D | |
G | |
J | · |